看这部片令我感觉自己好老,因为我第一个感想竟然是年轻真好。即使片中几位年轻高中生主角的人生遭遇并不好,但他们还是有让人最羡慕的一点,他们还年轻,不管过去如何,未来一切依然充满无限可能,他们还有疯狂或翻身的本钱,这样的剧情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当年的自己,非常适合想回味青春岁月的人,当然也适合现在还正年轻的幸运影迷们。
查理是高中新生,背负了一些痛苦过去的他,虽然很聪明,但不太交得到朋友,只能靠文字抒发心情,直到遇上高年级生帕特里克与他的同年继妹山姆,才终于有个接纳他的朋友圈,他们共享许多特殊的经验,一同面对徬徨与挫折,查理的老师也很花心思发掘他对文学的天份,渐渐地,查理过去遭遇的创伤终于被解开。
这部背景设在九零年代初期的片,内容有毒品,有不伦,有霸凌,有很多心理问题与阴暗面,但壁花少年并没有沉浸在黑暗的世界里,而是显现这些看来脆弱无助没有救的人,依然有机会靠着朋友支持与自己内在的力量,走出阴霾,是一部有深度也有幽默的片。它有个中心主轴是“我们接受我们认为应得的爱”这句话听来普通,但却是不少人的问题,我相信你我身边都有这样的人,明明不是个太差的人,却苦苦巴着一个烂人不放,好像觉得世界上只有这个烂人会喜欢他/她一样,我想,真正的问题就是那句“我们接受我们认为应得的爱”吧,如果不认为有好的人会爱自己,如果看不起自己、认为配不上那样的好人,那么就只能不断的把自己葬送在一些糟糕的人手里。
不管过去发生什么事情,如果想要重新开始,都应该要先学会尊重自己,相信自己值得更美好的事物,才能走得出不好的命运。本片改编自1999年出版的同名小说,小说原著作者史蒂芬·克伯斯基正是本片的编剧与导演,切博斯基虽不是什么很有经验的电影导演,壁花少年只是他的第二部长片,但他这回的确做得很好。举例来说,壁花少年虽然有好笑的与黑暗悲伤的剧情交错,但导演把调性的转换做得很好,不会很突兀,不会令观众才刚为某件事笑完,突然就来个黑暗痛苦的东西让观众僵在那。
又例如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隧道戏,导演呈现出的画面与拍摄角度真正让人体会男主角所言“我感觉无限”是什么感觉,也拍出山姆在查理心中女神般的特殊地位,而且配上大卫鲍伊的“英雄”歌词内容带来很强的自我赋权,“我们可以成为英雄,就一天”搭配壁花般小人物的主角们,令人极为感动。
另外,原著是由一封封书信构成的,改成电影剧本时,切博斯基没有太不舍得自己的文字,他愿意把原先的架构大幅改变,虽然电影依然是从男主角查理的观点看事情,但并没有大幅靠他的旁白絮絮叨叨说明,而是让书中角色自然演出发生的事情,因此改编成影像后依然很流畅。
总之,我觉得壁花少年是去年最被忽略的好作品之一,甚么样的人最适合看这部呢?除了喜欢艾玛华生的朋友以外,如果你喜欢麦田捕手、电影早餐俱乐部这一类的作品,或是觉得求学时期的你也是个壁花,看这部一定会很喜欢的。
影视解说壁花少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