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夜之间,王心凌翻红了。
短短1分钟的《爱你》舞台,刷屏全网。
多年前的音乐作品,屠榜各大平台。
甚至带动了一波台湾偶像剧的「文艺复兴」。
人们厌倦了近年来逻辑扭曲的大女主。
以及标榜清新甜美,实则充满塑料感的工业糖精。
兜兜转转,扭头回看,甜妹竟在青春回忆中。
年近四十的王心凌,还是那个「甜心教主」。
高马尾、学生制服、招牌笑容,一切都仿佛没有改变。
而香玉经过一番考古却发现,事实并非如此。
也许,我们都误解了王心凌。
王心凌和大洋彼岸的「小甜甜」布兰妮有着相似的轨迹。
同为千禧年偶像。
也同样困扰于家庭、恋情、事业……大起大落,几经沉浮。
可以说,台上的她们有多甜,台下就有多「苦」。
正像《爱上查美乐》中的角色一样,王心凌家世坎坷。
小学四年级时,父亲就离家出走,再也没有回来。
家里经济压力大,母亲则患上了抑郁症。
王心凌被迫早早懂事,5岁就开始学着照顾弟弟,高中生便开始闯荡演艺圈。
也正因如此,后来她自我评价道「没有很怕吃苦,因为小时候比较辛苦」。
这样的成长环境,决定着王心凌并不如她的外表那样柔弱。
她说自己有个很能抗的「大肩膀」。
经纪人也说,她的内在跟白净瘦小的甜妹外表极其不搭调。
23岁时上《康熙来了》接受采访,王心凌还因为不够「甜妹」受到过言论攻击。
论性格,王心凌也并不算热情主动的那一型。
不管是节目上还是现实中,身边人都会说她很沉默,很慢热。
就像在《乘风破浪》中,别人在交谈,她在刷碗。
因此经常有王心凌「黑脸」「耍大牌」的传言。
过早承担家庭重担的人,长大后心里会渴望有人分担,渴望被爱。
但不同于《微笑Pasta》中的成晓诗,有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。
现实中的王心凌,曾面临父亲利用其名声经商,甚至卷入诈骗案的风波。
而王心凌的爱情,也完全不像她所演的甜妹那样幸运。
《微笑pasta》中,男主角最严重的攻击也就只有「大笨蛋」三个字。
但现实中,王心凌一次次遇人不淑,碰得遍体鳞伤。
事业巅峰期,遭男友范植伟家暴、劈腿。
分手也未能停止这段感情给她带来的伤害。
2010年,范植伟曝出与王心凌的「亲密照」,大谈当年的私生活。
在八卦小报的渲染之下,渐渐发酵成了「初夜门」。
这对走甜美路线的王心凌来说,无疑是巨大的打击。
无独有偶,王心凌的另一位前任姚元浩也渣得如出一辙。
恋情曝光后,她背负着第三者的骂名很多年。
而姚元浩却在关键时刻神隐。
王心凌只得独自召开发布会,澄清自己并非插足他人恋情。
「我也曾被第三者狠狠地伤害过,所以我决不允许自己成为别人感情中的第三者。」
可这段恋情依然狼狈收场。
分手不到半年,网上突然出现了王心凌穿着内衣午睡的「私密照」。
对此,姚元浩承认是自己拍摄,但否认泄露。
反倒最终由王心凌出面发表了道歉声明。
一次次被爱所伤,但她又好像真的偶像剧女主角一样,迷信着爱的纯粹。
认为爱就是无私奉献和无限体谅,所以一次次选择包容。
粉丝路人都不理解,一度恨铁不成钢。
家庭爱情都不顺遂,好在还有事业。
可天不遂人愿,王心凌一度面临毁容危机。
2011年拍摄《爱上查美乐》期间,查出颜面神经蜂窝性组织炎,一天打六支抗生素。
这种病的后遗症就包括脸部组织松弛肿胀,并伴有疼痛。
也是后来王心凌越来越多次被质疑「脸垮了」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而「私密照」风波也导致王心凌路人缘受挫,事业遭遇重创。
期盼已久的出道十年小巨蛋演唱会被取消。
2017年在成都开个唱,门票甚至被黄牛以十元低价贱卖。
一时间,「王心凌过气」的报道传遍了网络。
此后,王心凌参加过一些内地的节目,也拍过电影,但都没有水花。
实体专辑没落,台偶也过了黄金期。
音乐一直在做,但作品没有再像之前那样破圈。
在凭借《乘风破浪3》翻红之前,王心凌这个名字早已被许多人淡忘。
除了个人经历之外,王心凌的演艺事业也始终在与「甜妹」一词做着缠斗。
一开始,她的形象定位并非甜妹。
出道之初,公司想将王心凌打造成少男杀手。
所以在第一张专辑的MV中,王心凌长裙飘飘,时尚摩登地开跑车。
但因为公司定位失误,造型跟实际年龄落差太大,加上新人时期初入行,每天要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。
那时候的娱乐版面,全都是唱衰王心凌的负面反馈。
王心凌自己也觉得,衣服鞋子哪里感觉都不对,甚至陷入自我怀疑。
她说:「你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在演一个人」。
直到《爱你》横空出世,她觉得「一切都对了」。
当时的她并未刻意拗甜美人设。
只不过穿上校服,便感觉终于做回了自己。
「如果这个最像我的样子大家还是没这么喜欢,真的就是我不适合这个工作。」
颇有破釜沉舟的意味。
众所周知,这次遵循本质的形象尝试带来了正相反馈。
《天国的嫁衣》《微笑pasta》收视喜人。
《爱你》《honey》《彩虹的微笑》传唱度惊人。
而后作品更是接连大爆,王心凌的事业如日中天。
但谁知好景不长,接下来的毁容和种种绯闻让王心凌形象被毁。
加上年龄慢慢变大,不得不开始考虑转型。
像杨丞琳和林依晨等很多同时期的甜妹一样,王心凌也试图颠覆「甜心教主」形象。
2012年,她在MV中首次尝试半裸性感造型。
后来的专辑,从形象到内容,也都开始做出一反从前的尝试。
但比起成功转型的同时期甜妹,王心凌的转型期显得漫长且不温不火。
也许就像她自己说的,「我不能硬成为一个不是自己的人,这才是本末倒置」。
眼见着她人一一脱壳,王心凌在2018年的专辑《CYNDILOVES2SING》,反而有点像放弃转型的宣言。
有人听完写下评论:
「尽管有些残酷,但这张专辑得到的褒奖也是它最大的局限:王心凌放弃了所有转型的妄想,安守本分做出了一份足够好听的流行甜品。」
王心凌终于在甜心教主的安全区内落定,带着一些认命的无奈。
但谁知,这种自我和解式的认命,反而埋下事业转机的伏笔。
终于在四年后的如今,迎来了这次大爆。
杀回来的王心凌,让我们再次看到了甜妹的市场。
如果把她的翻红当做一种现象,不难发现其中的必然性。
首先当然是内娱「文艺复兴」的大环境。
人们纷纷在这一年陷入对青春回忆的恋旧情怀当中。
《爸爸去哪儿》等古早综艺、《甄嬛传》等老国剧被翻出来,在玩梗中热度不减。
微博热搜榜
而以周杰伦为代表的中国台湾偶像,则无时不刻不在强调着台湾流行文化对内娱的影响。
多年前的演唱会重映,轻而易举地成为全民参与的线上狂欢。
不仅如此,台湾偶像剧的翻红也早已有苗头。
人们乐此不疲地,用今天的眼光重新去解读台偶中被埋没的女二和被美化的女主。
在这样的集体怀旧氛围当中,王心凌的回归无疑是又一个情感出口。
当然,情怀终究要靠实力托底。
在内娱摆烂、偶像塌房的反衬之下,古早艺人和作品显得难能可贵。
王心凌出道第二年,演唱会开麦连续唱跳两个多小时,汗如雨下。
放在如今真唱稀缺到动辄就上热搜的内娱,简直可以吹个天花乱坠。
但放在华语音乐的诸神时代,只是基操而已。
实际上,对于明星而言,扮演好自己的人设本来也是实力的一部分。
王心凌在「扮演甜妹」的层面上显然是成功的。
即便在节目中只有1分钟的演出片段,也能令观众感到十分的元气感染力。
而在甜妹形象下,她可以做有血有肉的活人,并觉得舒适不违和。
不像如今的内娱偶像,人设全靠硬拗,只是个空壳。
当拽姐、真性情等人设标签长期霸占着内娱流量密码。
审美疲劳的人们便发觉,生活工作压力之外,还是本能地喜欢甜美,想被治愈。
毕竟,真正的甜妹身上的元气,本来就是一股实心力。
就像之前,王冰冰也曾因甜妹形象爆火。
甚至也遭遇私生活传闻一度陷入「塌房」风波,似乎打破了很多人对她的清纯滤镜。
但实际上她清醒地表达过对爆红的思考和自我和解。
正像生活与事业上几度受挫的王心凌,千帆过尽后也可以淡然道:
「如果我八十岁还在拄着拐杖,还可以被叫做甜心奶奶,不是也蛮好的吗。」
强大人格与甜妹人设之间的张力,反倒令她们的公众形象立体鲜活。
欧美甜心布兰妮,被渣男背刺,被亲父限制人身自由,还要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攻击。
她也一度陷入精神崩溃。
这些经历足以摧毁一个人,但布兰妮和粉丝都未放弃。
经历多年官司,布兰妮终于重获自由,开始新生活。
这种重创之后依然能振作的能量,让人永远愿意为她们保留一份喜爱。
说到底,一个值得被喜爱的甜妹,一定不止为我们带来梦幻泡沫。
她更应该带来一种激励。
从不无苦涩的生活中,记取一丝珍贵的美好。
哪怕片刻,也让人真的相信:
笑一笑,没什么大不了。
布兰妮·斯皮尔斯人物设定台湾王心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