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嘉宁是凭实力成功的典型代表,人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?

时间:2022-11-13 17:02:44阅读:1066

康辉和尼格买提推荐2023年央视主持人大赛,王嘉宁就是最好的广告新闻类一号选手。作为上一届主持人大赛新闻类的银奖获得者、现任央视综合频道主持人的王嘉宁,能得到资深的大伽级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肯定,显然是来之不易的。确实,王嘉宁本身就是央视主持人大赛的活广告,也是凭实力成功的典型代表。

1994年出生于辽宁的王嘉宁,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;2014年,获得安徽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大赛全国第四名、最佳人气奖;2015年,获得黑龙江电视台"我主荧屏"全国主持人大赛三等奖;2019年,参加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》,获得新闻类银奖。这是她的亮点,也是她走向新生活的起点。

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。首先,王嘉宁与其他央视主持人的经历,就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,沈阳师范大学并不是什么广电类的院校,起步阶段便与其他主持人相差一个层次,经历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也与其所要奋斗的专业不同。但是,她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,终于战胜了道路上的曲折,最后成功地站到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。如果说王嘉宁的成功,得益于康辉、刘欣和尼格买提这样的伯乐,更不如说是有准备的她,经住了大浪淘沙。千里马与伯乐,两者是相辅相成的,如果王嘉宁自己不努力,就是谁也无法成全她的今天。

在2019年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》上,当出题嘉宾国家广电总台主持人刘欣问王嘉宁,你想用什么语言回答我的问题?王嘉宁坦然地说,我没有办法问全用英文完成这段节目,我想用更多人能听懂的语言来回答,回答自然流畅。接着,刘欣老师给了王嘉宁两个信息,剑桥大学毕业的英国姑娘邓扶霞和75岁的徐秀珍奶奶。并让王嘉宁结合两个信息,说说中国文化与世界交流的故事。

王嘉宁讲了英国姑娘邓扶霞中国留学,迷恋、研究川菜二十载。讲了她吃中国菜、做中国菜和写中国菜,并且让世界人民都爱上了中国菜,品味到了中国菜的滋味,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了一扇窗。在讲故事中她还轻松地插了句脱口秀,“吃过中国菜,谁能说不爱啊;很多外国人到中国后,发现他们的舌头已不再是普通的舌头,而是贪吃蛇了”。

从邓扶霞的中国菜过渡到中国茶和中国文化。王嘉宁通过一句“您来中国的话,一定要去阳朔找徐秀珍奶奶”,便把本不相干的两件事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。接着他又介绍了徐秀珍奶奶当导游的经历。介绍她常年带着外国游客游览遇龙河、月亮山等景点,被亲切地称为“月亮妈妈”以及徐奶奶用英语讲月亮山的故事,用法语、德语等十余种语言与游客交流的国际范。在这里她也轻松地插了句顺口溜,“我家大门常打开,欢迎您到中国来”。

最后又结合建国七十周年和“一带一路”,巧妙地描述了新中国的沧桑巨变,描绘了祖国七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。描绘了中国在世界上负责任的形象,也在告知外界国家强盛以及将要承担的责任。中国的“一带一路”让世界互联互通,也让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互相交融,中国将与世界共同发展,互利双赢。

王嘉宁语言流畅,大方得体的即兴主持,大量的信息瞬间汇聚在脑海中,整理成型。故事紧紧围绕中国与世界文化交融的这一主题,最后又把故事推向了高潮,就是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。她的成功表现可以说是她的临场发挥,因为她的沉着、冷静,机敏;但又并非是临场发挥那么简单,因为这靠的是实力,是多年来的知识积累,才能自信、自如、自然,才能没有丝毫的造作。

央视王嘉宁主持人中国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