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年,历史剧的势头已经大有下降,很多剧集不是打着正剧的名号谈恋爱,就是胡编乱造,受到不少观众诟病,而就在今年11月11日,终于出现了一部口碑与热度齐头并进的历史剧——《天下长河》。数据显示,该剧自开播以来,就稳稳坐上了卫视收视第一的宝座,同时,连对国产剧极为严格的豆瓣也给出了8.5分的高分,其黑马之势显而易见。
《天下长河》讲述的是康熙帝为治愈黄河水患,不拘一格提拔陈潢、靳辅两位治水能人,在历经半个世纪的栉风沐雨和朝政风波后,君臣逐渐平定河患,留下了让后世为之称道的丰功伟绩的真实历史故事,既还原了当时的场景画面,又不过于戏剧化,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。
实力派青年演员倾情演绎,老戏骨强势助阵加盟
《天下长河》之所以能广受好评,离不开众多实力派演员的共同努力。在如今这个流量横行的年代,该剧罕见地召集了多位老戏骨来助阵,就连年轻的角色也是让那些专心打磨演技的演员来担任,毫无利用流量明星赚取热度之意。因此,观众才能在剧中看到罗晋、尹昉、黄志忠,奚美娟、梁冠华、苏可、陆思宇、公磊、赵麒等一众实力派演员。
首先,罗晋算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男演员,虽然一直以来他的婚姻生活都备受关注,但他作为一名演员,并没有借此机会炒作,而是选择放缓脚步,深耕于演戏事业中。比如在前段时间刚刚结束的《幸福到万家》和《庭外》里,无论是否为主角,他都凭借着合格的演技,让更多观众记住了他所饰演的角色。
而这次,他则化身成了中国史上一代名帝——康熙。这个人物不仅文韬武略,还极有胆识与魄力,在剧中,他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处境,一方面,国内河水泛滥,不仅影响了百姓存亡,也对军兵打仗产生了极大威胁。另一方面,朝政内部多方势力蠢蠢欲动,随时可能爆发。正是因为这样,他的每一个表情、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句话,背后都暗含深意,需要仔细琢磨。好在罗晋并没有让观众失望,比如第一集中,他看着天上连绵不断的大雨,眼里既有帝王的威武,又含着些许疮痍和悲怆,无需多言,就能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复杂情感。
除此之外,他在剧里还是一个成长型角色,年龄跨度从二十岁一直到中年,对演技考验非常大,但从目前罗晋的表现来看,这种担忧应该是多余的。同样,另一位主演尹昉也没有拖后腿,塑造出了一位性格鲜明、经验丰富的陈潢,和罗晋之间产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。
再说说黄志忠和奚美娟两位老师,他们更是将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,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。黄志忠饰演的是拥有正气、大气与英雄之气的靳辅,面对忧患,他不仅没有退缩之意,反而一头扎进治水决策中,一心为解决国难、守护百姓而努力。因此,在剧集开场,他伫立在官民两方对峙阵地中,眼神坚定地看着前方,把坚决信念与忠良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而奚美娟饰则饰演孝庄太皇太后,在剧中,她一出场便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眼球,将皇祖母的贵气慈祥与威严端庄融为一体,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。
当然,几位青年演员也有着亮眼的表现,他们共同塑造出了一个性格迥异却深刻具体的古代群像。
基于史实,颂赞治河人士
《天下长河》作为一部历史正剧,却未着单纯眼于朝政之争,而将时代背景设置在治理水患的重要朝代,旨在叙述古时治河能臣感人肺腑的故事,从而忆古思今,颂赞所有为此而做出巨大贡献的能人志士们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水患从古至今一直从未停过,因此,即便到了近代、当代,也发生了很多“黄河守护者”的动人事迹,他们在面临严峻汛情时,不惜“跪河凿冰”、“跳河堵洞”,以微小之躯来保卫黄河安澜,构建良好生态。所以,在看完这部剧后,很多对水灾并不熟悉的观众也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重要意义,敬佩之情油然升起。
故事开篇就展现了黄河水患给举国上下所带来的困扰。彼时正是康熙十五年,全城连日暴雨,出行不便,而黄河下游更是成为了一片泽国,死伤一片,急需挽救。对此,河工们以人力筑堤,奈何浑浊的黄河水迅猛之势无可抵挡,瞬间便吞噬了一切。接着,由于黄河涨水,官兵粮道也面临中断,正和吴三桂激战的一线清军无法运粮,战事告急,不断传来急件。
短短几分钟,就呈现了青年康熙所面临的内忧外患,让人不禁沉浸其中。
事实上,这样的剧情并非虚构,而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朝代、真实的历史人物以及真实的历史事件而创造出来的。
据导演张挺介绍,《天下长河》最初的构想来自十多年前,当时因为一次偶然机会,他注意到了河神庙里的两尊铜像。于是,他便阅读了大量史料,了解了铜像背后的真实故事。也正是因为这样,他被靳辅、陈潢二人为治河奉献一生的事迹所深深打动,才决意撰写剧本,并发展成如今的播出剧集。
历史上,靳辅曾担任河道总督,官衔全称为“总督河道提督军务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”。发生黄河洪水这年,他已经45岁,却并没有和其他官员那样明哲保身,而是从此致力于治河,直到60岁病逝。这样一位尽职尽责的官员实属难得,因此,清朝历代皇帝对靳辅有着极高的评价,甚至把他的谥号设为了文襄,要知道,纵览整个清朝,能得到这个谥号的人少之又少,一般都是像左宗棠、张之洞这种级别的人物。除此之外,到了雍正五年,雍正还复加他为工部尚书,让他入祀贤良祠,而入祀贤良祠又是清代朝廷对官员至高无上的荣誉标志。这些种种,足以可见其奉献之大、地位之高。
乃至几百年过去的今天,民间依然铭记着靳辅与陈潢两位水利大师,为他们修筑寺庙、雕刻铜像......
而为了尽力将观众带回到当时的环境里,体会两位人物治水的艰辛历程与重大成效,张挺坦言,整个剧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。
这部剧一共拍摄了120多天,由于独特的环境背景,工作人员、演员都不得不拿出百分百的精力,把真实的场面与事件呈现出来。
就拿第一集中的发大水来说,几分钟的洪灾戏,他们拍了整整5天,只为最好的艰险效果。除此之外,由于剧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设置在暴雨的天气背景下,即便是寒冷的冬季,演员们也要一次接一次地淋雨,甚至一直穿着湿衣服,直到拍摄结束后才换回去。
更糟糕的是,很多时候他们还要面临受伤的危险。比如一次拍摄演员们被洪水打得东倒西歪的戏时,剧组要先用钩机把演员拉住,然后每两吨水对准一个演员,一开拍,就直接从河堤堤对面通过滑梯倾倒而出,冲向他们。这种情况下,演员根本站不住。张挺提到,在拍摄之前,黄志忠和尹昉还商量怎么站为,可真当“洪水”倒下的时候,他们毫无还击之力,因此,黄志忠还不小心受了伤。
但正是因为全剧组上下的努力,这段鲜为人知的治水故事与两位伟大能臣才能深深烙印于观众内心,成为历史剧的一部佳作。
古时基层官员奋斗史,士大夫守护国家的故事
《天下长河》不仅把历史搬到荧幕上,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官员奋斗史,塑造出了一批深入人心的士大夫群像。尤其是靳辅、陈潢等人,他们为治河殚精竭虑,不为求取个人功名,只以治理黄河为己任,以绵薄之力守一方平静,借个人微光助长河安澜。
一开始,靳辅只是个安徽巡抚,面临着极为混乱危险的局势。但他没有临阵脱逃,而是第一时间就亲自带人赶往灾区,对百姓进行管理救治。接着,黄河即将决堤,他更是不顾私自炸堤的死罪,直接让儿子组建敢死队,一举炸掉了大堤,救下了沿岸的百姓们。
可即便他如此奋力守卫百姓,贪污的诬陷还是纷至沓来,让他险遭治罪。然而,就在于振甲押送他回京途中,他们遇到了陈潢,当时他们原以为他拿着石头入水是想自杀,救下人后,才得知对方只是在测量水势。接着,靳辅和陈潢吃饭的时候,聊起了治理黄河,陈潢对于治水的见地远高靳辅,他虽然比靳辅年轻,却足够可以做靳辅的治水师傅了。对此,靳辅无比敬佩,便起身向陈潢弯腰行礼,称呼他为师傅。
而接下来的故事,就如大家所想的那样,在经历一系列波折后,两人携手商讨治理黄河之策,并一步步解决诸如不受朝廷官员信任、救治资金不足等各种问题,最终在康熙的提拔下,实现了国家安定的理想。
靳辅和陈潢两人一心治水、造福万民,用一生展现了无私奉献的华民族精神,而康熙作为唯一的掌权者,善于用人,不专断蛮横,也成为了重要的推动力。除此之外,其他朝臣同样在治水过程中起着大大小小的影响,共同构筑了出一幅壮阔的治水历史。
总而言之,《天下长河》不仅叙述了黄河治水之难,更把心怀天下苍生的士大夫精神融贯于其中,为观众提供了一部值得观看的影视佳作。
罗晋黄志忠天下长河陈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