殷建光:买到演唱会“柱子票”堵心不是观众“玻璃心”

时间:2023-06-02 17:36:27阅读:1410

作者:殷建光

近日在梁静茹演唱会,上海站现场,不少观众买到“柱子票”。据上海电视台报道,上海市民张女士称,她购买了5月20号梁静茹演唱会的门票,票面价值是1299元,位于二层看台。然而,她到现场发现,座位正前方的柱子恰好挡住了歌手。张女士表示,购票时是没有座位图,到现场才发现有四根柱子。(6月1日光明网)

对此,有人表示:歌迷有点太玻璃心了,演唱会就是玩个气氛。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,演唱会买到“柱子票”不是观众“玻璃心”,而是售票方太没心。演唱会的上海主办方上海魔方泛文化演艺有限公司称,售票阶段,他们并不提前知晓舞台设计会有四根柱子,演出当日仅对当场提出遮挡的部分观众安排了更换座位或退款。“不知晓”就是不负责。你找,就换;你不找,就不换;这是没有责任,没担当。

或许,有人说,你不要对人家售票方太苛刻了,哪里会考虑这么周到?笔者认为,这不是苛刻,而是售票方必须的责任担当与告知义务。一方面,现在观众看这种明星表演是一种昂贵消费,应该对得起人家,应该票有所值,票价高,服务的质量也要高;另一方面,观众欣赏水平在提升,售票的服务内涵必须更厚重,这是与时俱进。

有网友认为,现在演唱会票只能选好价位,大致知道个区域,不能选座等开盲盒。笔者非常同意这位网友的观点。开盲盒是给消费者带来惊喜的,不能给消费这带来堵心。花一千多元钱买票,看柱子,岂有此理!律师表示:演出公司未提前告知观影人可能出现的观影影响,已经违反了相关的合同义务,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及选择权。目前,徐汇区消保委已介入,并约谈该公司,后续将督促制定处置方案。我们期盼消费者得到赔偿,期盼这个事件能够下不为例。

六月盛夏,娱乐狂欢,文化消费市场日益红火。营销部门应该主动改革创新,用高质量的服务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;监管部门应该及时出手,督促文化娱乐行业提高服务质量。这样,才能形成市场与消费的良性互动,促进文化娱乐行业的高质量的发展。

演唱会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