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它同一天上热搜的,还有另外一个微妙的话题:《小美人鱼》首周票房。
据统计,《小美人鱼》全球首周末票房约1.6亿美元,其中北美本土9550万、海外最大票仓为墨西哥的850万。
而中国内地首周票房约1780万人民币,对于迪士尼这样的世界级IP,和2.5亿美元的制作成本来说,成绩多少有点难看了。
这部电影从确定演员开始就饱受争议,女主角哈莉·贝利的颜值一直被吐槽,虽然外媒普遍认为中国网友的吐槽重点是她的肤色,这是避重就轻,转移矛盾。
大多数国内网友并不是歧视她的肤色,而是get不到她的五官,网友介意的并不是黑,而是丑。
其实黑人演员中并不缺美女,比如影迷熟知的哈利·贝瑞,就算不是金发碧眼的白人女星,照样赢得观众的肯定。
小美人鱼哈莉·贝利,名字和哈利·贝瑞十分相似,可在颜值上就完全不是一个等级,过于离谱的眼距,凸起的嘴唇,几乎没有一丝长处的五官叠在一起,给人产生了严重的不适感。
这和她的肤色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,这样的五官即使放在白人脸上,照样不好看,黑皮肤只是更加放大了五官的缺陷,让你觉得更不好看罢了。
中国影迷对《小美人鱼》的排斥有多严重?
就拿一个很简单的数据说话,在武汉、苏州、天津这样的新一线城市,它的预售票房居然都没过万,真叫我惊呆了。
这时有人就要说了,我们不能只看脸,要注重女孩的内在美。
不漂亮的女星就不能演戏吗?当然不是,你演啥角色,观众都没意见,就是别演绝世美女,尤其是《美人鱼》,这样一部代表无数人童年的童话故事里的美女。
网友调侃哈莉·贝利的长相,确实很像鱼,美人鱼她只占了“人鱼”,和“美”不沾边。
这就让我想到了一个段子:我一般不攻击别人的外貌,除非它的外貌先攻击我。
《小美人鱼》的原版动画里,女主设定是红发、白皮肤。
最初迪士尼想找的是艾丽·范宁(迪士尼真人版睡美人的女主),一个金发碧眼的白人女星,很符合大家对美人鱼的预期,只是后来因为预算问题,迪士尼放弃了最初的设想。
后来迪士尼觉得“黑人鱼”更符合女主,最终选了哈莉·贝利,甚至认为她是最适合演美人鱼的人。
不只是女主,影片里其他人鱼的颜值也很迷惑。
对比一下,这是影片里的反派公主,迪士尼是真不厚道,找这么漂亮的女演员,是想反衬女主的磕碜吗?
一整个人鱼族加起来,都凑不出一个反派公主的颜值,现在我终于懂了,为什么童话结局,王子会选择邻国公主,不要美人鱼。
对不起王子,我们不该骂了你几十年的渣男,请接受这份迟来的道歉。
王子不是渣,王子只是尊重了内心对于正常审美的追求。
很多网友说,迪士尼坚持任用黑人演美人鱼,是出于某种“ZZ正确”,但我觉得,这是一种对观众审美的绑架,按头让你相信,它选择的,就是美的。
所以我不接受外媒那套甩锅的说辞,《小美人鱼》在中国票房差是因为我们歧视黑人,不!重点不是种族歧视,而是我们不接受审美霸凌!
你自己拍出难看的玩意儿,心里还没数吗?
这就不得不提到,全球审美遭遇的断崖式降级。
最近网上有段很火的影视剪辑,1963法国曾拍过一部奇幻电影《天方夜谭》,这部古老又冷门的电影之所以翻红,正是因为片中女性的颜值令观众叹为观止。
华丽的服装造型,夸张又精致的妆容,即使服化道水平远不如当下,女角色的美貌也依旧吸引住观众的目光。
你能相信,这是60年前的审美吗?
我们之所以期待迪士尼翻拍真人版童话,是为了圆我们童年时代做过的梦,我们梦里的世界五光十色,梦里的人物美丽绝伦。
就好像,当我们看到真人版《美女与野兽》,当赫敏穿上公主华服,我们才会感觉到,童话照进了现实,童话里的公主就该是这样的。
可是换作《小美人鱼》,我们只感觉到两眼一黑,童话并不美好,梦想破灭。
再浪漫的场景,也无法让我们产生代入感,唤不醒我们沉睡的少女心。当小美人鱼站在王子身后,仿佛是看到站在农场主儿子身后的黑奴。
或许迪士尼想向观众传达它的“ZZ正确”,但审美降级是不容忽视的问题,它在演绎“一种不管观众死活的美”,这是一种灾难,一种冒犯。
观众想要正常的审美,想要60年前就能拿得出手的那种美,这很难吗?
【关注希姐,解锁更多硬核爆料】
反派迪士尼甩锅小美人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