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看《甄嬛传" target="_blank">甄嬛传》有一个惊人的发现,甄嬛团队里的三大得力干将:敬妃、浣碧和端妃几乎都曾经多多少少背叛过她,而从甄嬛对三人的态度,就能发现为什么甄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,成为新一届宫斗组的冠军。
01、对敬妃以心换心首当其冲的就是敬妃。甄嬛因为“纯元故衣”事件出宫修行,临走前把刚出生三天的胧月交给了敬妃抚养。按理说因为胧月的关系,她俩一个作为养母,一个作为生母应该自然成为一个阵营里的同伴。谁知道敬妃居然听信了皇后的挑唆,为了把胧月占为己有,故意使苏培盛和崔槿汐“对食”的事件曝光,从而引发出一场后宫风波。
如果换成一般人,面对这样的背叛一定想着办法夺回女儿,并且把敬妃一踩到底,让她自食恶果。然而甄嬛却是真的心胸广大,她知道敬妃是心地良善之人,只是耳根子太软,也体会她这么多年抚养胧月不易,体贴她做母亲的一番心意,于是选择主动原谅,化干戈为玉帛。
也是甄嬛的将心比心,使得敬妃在平日里教导胧月的时候,对她反复灌输“要保护好熹娘娘”的理念。这才有了之后胧月大魔王哭嚎着跟皇帝说“皇额娘推了熹娘娘”的经典一幕。
要是甄嬛心胸狭隘,对敬妃睚眦必报,恐怕不但失去了女儿的心,也失去了绊倒皇后的重要战力。
浣碧知道自己是甄远道的亲生女儿,因此一直不甘于只做一个丫鬟,一心想着出人头地,和甄嬛、玉娆等甄家的女儿平起平坐。进宫后不久,她成日里穿红戴绿,就为了让皇上另眼相看。
之后浣碧更是听信了曹贵人的挑唆,背叛甄嬛,把碎玉轩的情报出卖给华妃。和忠心的流朱相比,浣碧身为甄嬛的亲姐妹却一心想要踩着姐姐上位,实在是让人心寒。幸亏她的实力配不上自己的野心,被甄嬛拿捏得死死的。
然而之后甄嬛出宫修行,也是浣碧几年如一日地在甘露寺上照顾她。虽然浣碧愚蠢又自大,成事不足败事有余。但当时甄远道被瓜尔佳鄂敏陷害,全家流放宁古塔,对于甄嬛来说,她最需要的就是来自家人的安慰。浣碧是身边唯一的姐妹亲人。即便她再糟糕,也是无人代替的。
从某种道理上来说,浣碧满足了甄嬛的心理需要,给了身处绝境的甄嬛一点来自相同血脉的安慰,是甄嬛心灵上的血包,支持她走过最阴暗的日子。
端妃这个人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她的不动声色。她明明第一次见到甄嬛就知道她和纯元皇后相似,却一直都守口如瓶,盘算着如何利用她为自己争取利益。
端妃利用甄嬛扳倒华妃和曹贵人,不但报了仇,还争取了一个温宜公主以慰膝下凄凉,照理说她应该一心拥护甄嬛才是。可是她明明什么都知道,却眼睁睁地看着甄嬛走入陷阱。
端妃过河拆桥的理由也很简单,她这孩子来的不容易,手段太脏,甄嬛死了才能藏住这个秘密。
“纯元故衣”事件爆发后,甄嬛也第一时间想通了其中的关窍,心中无比凄凉。因此当她回宫后,端妃一开始是很惶恐的。没想到甄嬛主动上门拜访释放善意,端妃这才对甄嬛有所改观。如果说前期端妃还颇有点瞧不上甄嬛的意思,对她只是一味利用。那么直到她见到了新生的甄嬛后才终于愿意放下身段,正式加入她的战团。
从甘露寺修行回来的甄嬛早就看穿了这个“一格电”的心思,也知道端妃老谋深算,明白她的心是捂不热的,那就干脆和她虚以为蛇到底。
甄嬛利用皇帝对端妃的愧疚和敬重,在“对食事件”和“滴血验亲”事件中,多亏有端妃在皇帝面前说了有分量的话,才让甄嬛安全过关。
在皇帝死后,端妃就彻底没有利用价值了。她不像敬妃是个老好人,又不像欣贵人会说话讨人开心,她是个阴暗的人,很有自知之明地又躲进了阴暗的角落里继续“生病”。
最后一集当太妃太后们聚在一起聊天,听说端贵妃身体不好又病了的时候,甄嬛不以为意地笑笑。她哪里不知道端妃此举的含义,她不是真的病了,而是早就猜到了自己的结局是“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”,所以以这样卑微的姿态祈求甄嬛高抬贵手。
甄嬛也真的高抬贵手了。
甄嬛不被自己的情感和道德绑架,对于一切有价值,有能力的人物都愿意收入麾下,包括善于攀附的卫临,背叛皇帝的苏培盛,一心为果郡王报仇的叶澜依,这才是她的队伍能够不断壮大的原因。
不过她也不是什么垃圾都要的,曹贵人心怀叵测,安陵容心思歹毒,这两条属于养不熟的白眼狼,自然被甄嬛抛弃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end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甄嬛传甄嬛苏培盛华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