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一个烂梗,刷爆全网。
「重开」。
语出游戏圈,原指重新开一局游戏。
破圈后,演化为「赶紧去死重新投胎」的玩笑话。
起初被很多人用以自嘲。
但最近,短视频平台上,很多老年人被劝「重开」。
视频内容有的是分享日常,有的是表演才艺。
热评却都是齐刷刷的「建议重开」。
上了年纪的博主未必理解,但看多了也忍不住追问是什么意思。
很多人得知具体含义后,都表示相当惊诧和不解。
虽说只是玩梗,但其中暗含的恶意让人胆寒,它所昭示的代际鸿沟也让人难以忽视。
这两天,已经有不少网友自发回击这类恶评。
有人发出感叹,又是厌童、又是厌老,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?
这种现象不只在中国存在。
同病相怜的日本刚出了部电影,试图去理解这个满是戾气和隔阂的社会。
影片出自日本国宝级导演山田洋次之手,豆瓣8分。
主演吉永小百合、大泉洋、永野芽郁,集齐老中青三代影帝影后。
用小而细腻的视角,帮我们重思当下的生活——
《你好,妈妈》
こんにちは、母さん主演吉永小百合,日本国宝级影后,有「昭和纯欲天花板」之美誉。
如今已年近80,气韵却不减当年。
本片中,她饰演的福江,很像今天互联网上那些努力拥抱生活,却莫名受气的「网红奶奶」。
福江的丈夫早已离世,她习惯了独自生活。
她坚强乐观,热爱生活,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。
结识了很多朋友,平日一起聚餐、唱歌,还有余力做公益活动。
还对一个年老的牧师动了情,宛如一个怀春的少女。
一天,难得儿子来家中看她。
但奇怪的是,儿子看到福江过得这么好,却一点不为她开心,反而表现得非常冷淡。
当福江关心儿子工作状况,顺便分享自己的经验时。
儿子直接不耐烦地抱怨,「别拿你那种工作来比,根本不是一回事。」
而当儿子得知她有了第二春后,更是大为恼火,说什么也无法接受。
到头来,福江平白无故承受了一堆儿子的负面情绪。
他们之间连最简单的陪伴都做不到。
不过,影片没有指责儿子的冷漠,反而试图理解他暴躁的缘由。
儿子的生活遇到了各种麻烦,但他无力改变。
多年来,他在一家知名大企业做人事工作。
但近来,公司大规模裁员,他被要求列出裁员名单,并逐个通知。
他硬着头皮做恶人,亲手裁了很多原本关系不错的同事、下属。
搞得人际关系越来越糟,工作也异常痛苦。
偏偏这时,妻子也红杏出墙,和他闹离婚。
其实,他并非真的厌烦母亲。
看到母亲和她的朋友们过得潇洒自在,他反而心生羡慕。
他更厌弃的是他自己。
他恨自己没勇气也没能力改变现状。
职场大环境就是如此,他也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,除了压抑痛苦情绪别无他法。
但,没有合适出口的情绪就像一枚炸弹,总是意外引爆一段关系,产生不必要的伤害。
这种隔膜与伤害,也蔓延到了下一代身上。
男主的女儿也成天憋着一肚子火,和他大吵大闹。
她很叛逆,极度厌学,稍有不顺心就离家出走。
她拒绝沟通,总是把家人拒之门外,说他们什么也不懂。
影片虽然聚焦于一个家庭,却浓缩了当下社会最典型的世代隔阂。
人与人之间的代沟背后,是社会发展变化中自然生出的裂痕。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境,他们的经验无法彻底相通。
所以片中,出现了很多情感上的错位。
女儿深受学业压力困扰,男主却说「还是上课有意思吧」。
男主在职场疯狂内耗,福江只为他在大公司就事感到自豪,街坊邻居一见他也都夸他「有出息」。
福江作为独居老人的寂寞,男主也完全不能感同身受。
他只看到母亲没有工作压力,不受复杂人际关系的困扰。
而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如此。
一大批年轻人造梗、玩梗、抱团泄愤、狂欢。
他们对中老年人的生活不感兴趣,也不以为然。
像电影中一样,他们困在独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具体困境里,比如求学、求职的压力。
除此之外,还有数字时代的信息茧房无形中加剧了这种隔阂,让具体的人越来越不可见,让正常、平和的沟通变得愈发困难。
对此,我们时常强调要走出小我,理解他人的生活。
但影片反而在强调,先过好自己的生活,打好自我的地基。
因为片中,男主对福江的伤害,并非主观的恶意,本质上是因为他没有正视自己生活的问题。
他自己还陷在泥潭中时,便无暇关心他人的生活。
电影最特别的地方是,虽然集中了三代人的困境,但并没有刻意营造强烈的戏剧冲突。
男主不理解女儿,表达了不满,但没有逼迫她做出选择。
女儿叛逆几天后,反而自己变得懂事乖巧。
男主反对母亲的黄昏恋,但并没有正面阻挠。
结果,母亲反而自己失恋了。
男主没有迎合老一辈人的期待力保铁饭碗。
他独自纠结很久,最终辞去了干了大半辈子的工作。
但最终却意外感到释怀和轻松。
渐渐地,他们疏通了各自的生活后,三代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缓和。
有一天,男主突然想起他小时候和父亲的争吵。
曾经他不理解父亲的独断专行,现在自己也成了父亲,反而能感同身受。
他和女儿的矛盾,好像又重复着这样的故事。
但不是说时间自然而然地改变了人的想法。
背后都是个体主动反思和成长带来的改变。
现实中,被网络热梗隔绝的两个群体也是如此。
在相互理解和沟通之前,更重要的是自发性反思。
很多年轻人参与玩梗,是为了在虚拟世界中寻求认同感,这本身就是源于对现实压力的逃避和转移。
玩梗本身并没有问题。
但一旦超出娱乐的界限,对他人造成伤害。
那么,跳脱到现实来反思这一行为,重审身处其中的文化环境以及自己的生活选择,可能才是更重要的事。
何止年轻人,每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,都可能受困于不同的藩篱。
向内自审、向外探索,其实是终身的课题。
就像中年裸辞的父亲、老年失恋的母亲,他们仍在打碎旧我后不断重建,不断成长的路上。
导演山田洋次,如今已是92岁高龄,他也在身体力行地践行这一点。
此片是他的第90部电影,与其说是给母亲的情书,不如说是给年轻人的一座通向广阔天地的桥梁。
他将自己观察到的不同年龄段人们的生活烦恼,汇入这部电影。
除了几个主角外,其他如流浪汉、外卖员之类的小角色也都具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性。
呈现了一幅不同群体各自独立,却又相互包容的理想生活图景。
很多年轻观众也表示难得感到被理解、被抚慰了。
同时也能反过来去理解老一辈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。
当人们意识到「年老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」时,影片其实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弥合着现实代际间深深的裂痕。
如今,无论是舆论环境还是影视风向,强对立、强冲突都成了最大的看点、卖点。
迎合社会情绪,释放恶意和仇恨并不难。
但在人人恨不能亮出爪牙的时候,还能如此温言抚慰才更显难能可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