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木然
编辑 | 三元
果不其然,胡玫执导的《红楼梦》上映三天仅拿下了400万的票房。
在排片占比仅有1.0%,票房占比仅有0.2%,就连口碑也一塌糊涂的情况下,不可能有逆风翻盘的机会了。
这部电影可以提前宣告退出暑期档的竞争了。
不过即便不上院线,这部影版的《红楼梦》在网大电影市场上也吃不开,画风老旧,故事线凌乱,选角又不符合原著人设,怎么看都是一部烂片。
并且还是那种在网大电影面前都得逊色三分的作品。
究其原因,只能说胡玫太看重个人的喜好,根本没有集思广益,以至于拍出来的这部影版《红楼梦》,只能仅她自己可见。
从贾母到王熙凤,再到主角宝黛钗,有哪一个演员是符合期待的?
而这其中最离谱的,就是林黛玉的扮演者张淼怡了。
原作中对林黛玉的形容,单单是对其外貌就用了不少溢美之词。
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,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,态生两靥之愁,娇袭一身之病。
闲静时如娇花照水,行动处似弱柳扶风,即便是生了病,都比西子还要胜出三分。
单单是这些形容词,就已然证明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拥有着绝代姿容的,并且是稀世美貌,说一句倾国倾城也不为过。
与此同时,还特别强调了林黛玉的状态,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,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。
这就说明林黛玉看起来身子骨就没那么壮实,反而给人一种体弱多病的感觉。
综合这些来看,符合大家期待和想象的一定是一个身形娇小,气质柔弱中带着端庄,初看时,美貌让人惊鸿一瞥的少女形象。
然而,胡玫千挑万选,从几万个年轻演员中选了七八十人,又从这七八十人中独独挑中了张淼怡来演林黛玉。
看看张淼怡的形象,脸庞圆润,身形也并不瘦削,长相气质并不出挑,把她和丫鬟放一块,还真看不出她是家教不错的探花之女。
一脸丫鬟相不说,还有种每一顿都得吃几碗饭的身形,说她体弱多病,观众一定是不信的。
关键是影片中的张淼怡在园子里嬉戏时健步如飞,有种毫不费力就能跑二里地的感觉,这自然不是弱柳扶风的林妹妹。
论颜值,张淼怡也绝对称不上倾国倾城,第一眼看过去就没什么记忆点,把她和薛宝钗放一起,还让人有点脸盲。
影片中有一场重头戏是宝黛初见,胡玫把这场戏拍出了彼此见到双方都一眼万年的感觉,为了让黛玉看起来有惊鸿一瞥的美感,还给张淼怡的周身加了一层光环。
但没了这层柔光的加持,张淼怡甚至连普女都算不上,说一句丑女也不为过。
这份丑颜暴击带来的冲击力,让大家对影版的《红楼梦》彻底失望,什么病如西子胜三分,什么如仙女下凡,在张淼怡的身上,通通都看不到。
大病时躺在床上,给人的感觉也像是吃太多撑坏了肚子,没有精致妆容的加持,这张脸就更灾难了。
丫鬟相就别硬演林黛玉了吧!
那么符合大家想象和期待的林黛玉是什么模样呢?让这两位女星告诉你什么叫花容月貌。
第一位,陈晓旭。
有些演员通过后期对角色的塑造,让观众觉得他们就是角色本人,但有的演员则是为角色而生的。
陈晓旭就是这样的演员,看到她的第一眼,即便不看剧也知道,她就是林妹妹本人。
当年,陈晓旭凭借着忧郁的气质,高辨识度又俊美的外形,成功从一众美人中脱颖而出,在她身上有天然去雕饰的清冷感,一颦一笑间淡然疏离,却又不失风情。
与此同时,陈晓旭还演出了这一人物的三分俏皮,两分羞涩,如同从曹雪芹的书里走出来了一般。
即便是大病一场,卸去妆容,脸色苍白的躺在床上,这样的陈晓旭依然有种病娇的美感,足以让人相信她就是那个,即便是病着也胜西子三分的美人。
陈晓旭的外形让人物落在了实际上,确实没有人比她更适合演林黛玉这一角色。
而陈晓旭为了演好这一角色,无论是拍戏还是在培训阶段,都把自己带入到林黛玉的身上,即便有人说她装,陈晓旭也不以为意。
这才使得她最终将林黛玉的那份遗世独立,高贵孤决,演绎的淋漓尽致。
第二位,陶慧敏。
单从外形上来看,或许陶慧敏没有陈晓旭那么像林黛玉,但细看她的五官和面容,也是符合这一角色设定的。
同样脸上带着肉感,但陶慧敏不像张淼怡,给人臃肿富态的感觉,而是有恰到好处的少女感,肉感更多的是少女的胶原蛋白感。
而陶慧敏利用演技补足了与角色之间的外形差距,同样做到了形神兼备。
她把角色演出了探花之女的大气从容,也演出了高门贵家的千金大小姐独有的那份贵气,以及见过世面的坦荡。
黛玉葬花那场戏,陶慧敏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呈现方式,用一滴泪说尽了自己的哀愁和怜惜,完完全全的让大家沉浸到了人物中,理解她的感受。
结语
对比张淼怡和陈晓旭,陶慧敏不难发现,两位成功的林黛玉扮演者,从外形到颜值都是一流的。
哪怕两部作品距今年代久远,服化道质感远不如今天,依然美得沁人心脾,这才是选对角色后所能呈现出来的效果。
反倒是胡玫斥巨资拍了影版《红楼梦》,给演员做了大量的培训,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不尽人意。
小角色翻车也就罢了,在林黛玉这一主要人物身上也毁得一塌糊涂,实在是让人夸不出口。
而观众们的眼睛是雪亮的,票房成绩就已经说明了一切。
选角需谨慎,胡玫又交了一次学费。
你觉得谁演的林黛玉最符合人设呢?
林黛玉陈晓旭陶慧敏张淼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