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不,很少,有时,总是:HD中字在线观看

正片

评论

  • 22楼
    伸张正义:2022-05-08 12:01:59
    这种不痛但不舒服的感觉传达得很到位。
  • 21楼
    天马星:2022-05-06 09:55:29
    大量的近景与特写营造的压迫感如同无形的墙一样无处不在,恰恰这就是女性所面临的困境:突然有一天要面对全世界,却发现自己完全无力应对的无力感。尽管整体情绪波澜不惊,但是「从不,很少,有时,总是」出现时还是有被击中,这个片名应该再也不会念错了。
  • 20楼
    HELIOSCARS:2022-05-06 09:51:08
    4.5 还真就那样结束了电影,没有任何说教或和解等等,就像很多人的生活一样,没有意识到的流过了,标准电影语言直接省略,塑造出一种很自然的状态。中间侧方位完美点题处看得我想哭。两位女主也很不错,现场也超可爱,还有点害羞。P.S. 无论是《Lady Bird》还是这部电影,都没有比较的必要性,也没有必要评判哪部更真实,两部基于生活的电影都很真实。
  • 19楼
    Vincent Lan:2022-05-06 09:51:08
    2.5 其实和《小丑》很像,都是套用现今独立电影标准化的“现实主义-跟拍镜头-人物研究”叙事,靠表演制造戏剧张力,影像上虽然有一些非常动人的瞬间,但总体上逃不脱“议题电影”的圈套,很多戏都感觉是为了呼应主题刻意写出来的。《小丑》是为了讲阶级矛盾就让主角到处挨打,这部片是为了讲性别矛盾就让主角到处被骚扰。这种“命题作文”式电影的缺陷就在于把人物变成了阐述观点的工具,而缺少对生命体验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的探索。
  • 18楼
    北极熊(已婚:2022-04-28 20:58:25
    不喜欢不是因为不支持主题,不是因为不支持诉说女性苦难与反反堕胎法案,只是单纯地觉得太刻意以至于笨拙了。原始困境每一个都设置的太极端,层层叠加式的悲剧真的具有普遍性与真实性吗?更不要试图与Lady Bird进行真实性的比较,那些共鸣微小而具体,我才更充满感激。
  • 17楼
    木可流芳:2022-04-28 20:58:25
    优点在于特别生活。买票坐车,地铁,找诊所,找吃的,地铁,勉强找个找地方睡,就这么坚持两天。最让人振动的是表妹的成熟,男人啊,没有真正的好心,总是想要和你做交易。7分片儿
  • 16楼
    欢乐分裂:2022-04-28 20:58:25
    真的很像《四月三周两天》的变体,但缺少蒙吉式的社会背景铺设,而更专注于女性在性暴力与堕胎困境前的痛苦,但拍得不俗——并无狗血情节,反以一种平稳无波的方式表达这个痛楚的问题是怎样渗透进日常;未成年女性尤其容易落入身体与经济弱势的一方,一切不堪都尽在“从不,很少,有时,总是”中显现,令人心疼。女性间的互助是人间一丝温暖;搭讪女二的男生,侧面补全主题。
  • 15楼
    哪吒男:2022-04-28 20:58:25
    如果《四月三周两天》里的两个女孩看这部电影,可能会心生一丝羡慕,然后一样会沉入深深的悲伤。
  • 14楼
    桃桃林林:2022-04-27 23:12:41
    片名那里还蛮戳人的。
  • 13楼
    Uto:2022-04-27 23:12:41
    主竞赛看到的第一个称得上喜欢的。就坐在主创前面一排,团队很年轻,大部分是女性,结束之后在掌声中接受大家的祝福。和旁边的女孩感叹,能拍电影可真好啊。
  • 12楼
    芦哲峰:2022-04-25 18:27:48
    从不平等,很少关爱,有时受伤,总是渣男。
  • 11楼
    嘟嘟熊之父:2022-04-25 18:27:48
    从不期待,很少反抗,有时落泪,总是沉默。
  • 10楼
    Peter Cat:2022-04-25 18:27:48
    让这个在平庸调度下的陈旧题材散发出一丝光芒的,恐怕是大巴上搭讪男引出支线。正是这种貌似暧昧情感背后混杂着的权力和经济驱动力,催生着男女关系中“第二性”诞生,以及附着着这种社会结构,现实生活中男女情感权力的复杂性。
  • 9楼
    垣樨:2022-04-25 18:27:48
    散场的时候片尾曲在唱:” You’ll never understand.” 来看到豆瓣的短评,发现是的。They’ll never understand.
  • 8楼
    十二辰子:2022-04-25 18:27:48
    比隔壁鸟小姐的青春残酷的多却也真实的多
观看记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