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超介绍:
父母眼中的“小淘气” 姜超出身在长春的空军大院,父母都是军人,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他,所以从小就被姥姥照 《武林外传》中的姜超顾,这也成了姜超最难忘的一段时光。快上小学的时候姜超的父母终于把这个淘气的儿子接回了家,虽然是没有了姥姥的宠爱,但是姜超的顽皮却也让母亲大伤脑筋。姜超一直这么淘气,父亲觉得只有部队才能把儿子培养出来,同时父母是军人也一直希望儿子能子承父业。 成名从做杂务开始 能考上空政话剧团的学员班,在别人看来姜超这小伙简直是一步登天了,其实姜超明白从他走进学员班的那一天,一场毅力和能力的考验才算是刚刚开始。空政话剧团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,姜超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从学员班走出来的小文艺兵,想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站住脚跟不容易,所以别人不愿干的杂活累活他都抢着干,别人受不了的苦他咬着牙也要挺下来。姜超这个打水工一干就是七年,虽然干杂活的时候姜超也没忘了学习表演,但是能轮到他上场的机会简直是少得可怜,偶尔能当个替补上场露一面也不过跑个龙套,甚至就是充当一个道具在整整七年的时间里,姜超加起来的台词都没有超过三十句。机会不给没有准备的人,在1992年到1999年的七年时间里,姜超除了给剧组干杂务之外,剩余的时间几乎都放在了学习和充电上,姜超这时候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让自己时刻准备着。当初姜超是高中毕业考入的空政学员班,以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,为了恶补自己的文化修养,那段时间姜超几乎看遍了北京的各大书店。 接到《武林外传》剧组的指令后,姜超就开始狂吃狂喝。“我演神厨李大嘴,与沙溢相反,他要减肥,我的任务是增肥。”不到两个月,他硬是胖了好几公斤。在开拍前一个月,他挺着大肚子问导演是否满意,尚导摇摇头,从身后拿了件肥大的衣裳:“这是你的戏服,啥时候能把它撑满,啥时候算完。”于是,新一轮的增肥计划再次展开,直到开机,他已经足足胖了15公斤,听到“肉”和“油”字,他浑身难受。试装那天,造型师不住地赞叹:“尺寸还挺合适!”姜超说:“能不合适吗?这可都是一寸一寸吃出来的。” 艰难的相亲之路 姜超从来就没有“自由恋爱”过,处对象全是通过别人介绍的。姜超虽然经常穿着空军军装相亲,但确实有很多姑娘觉得他不够帅,还有很多姑娘看不上他,是因为他是演员,又没啥名气,也很穷,怕他工作不稳定,怕出问题。有一次约会,姑娘第一次见面不太好意思,不怎么说话。所以姜超就主动打破僵局,嘘寒问暖的,可姜超也紧张,结果越紧张就越滔滔不绝。“家里怎么样啊?工作怎么样啊?喜欢什么啊……”七荤八素问了个遍,结果人家姑娘第二天说了,这个人话太多了,不行。吸取教训,姜超下次相 宣传照6亲就不怎么说话了,结果第二天姑娘又说了,这个人也太闷了,不行。 机会不负有心人,2003年的12月24日,张蒨和朋友去看音乐会。姜超给她打了电话,让她看完音乐会后到我宿舍来。然后他摆上蜡烛,放上背景音乐,还把戒指藏在镜台底下。那戒指还是活口的,因为他不知道她手指多粗。张蒨来到的时候,看到这阵势一下子就被感动了。姜超就把戒指拿了出来,对她说:嫁给我吧,我能一辈子对你好。张蒨当时就落泪了,说我一定会照顾你一辈子。第二天他们就去登记了。
彭玉介绍:
演艺彭玉出生在哈尔滨一个铁路工人家庭。在师范学校读书时,彭玉是班上的文艺委员,经常自编自导自演。父亲非常反对彭玉演戏。有一次父亲在下班回家路上,碰巧看到彭玉在公园里演戏,她回家后,父亲二话没说就踹了她一脚。但彭玉不死心。师范毕业后,她先当了一年教师,业余文工团让她在话剧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中扮演红军的妹妹,虽然只有一场戏,17岁的彭玉特别认真,演得特别真实,终于被调到专业文工团。但是她仍然不敢告诉爸爸实情,而是说帮剧团抄剧本。自17岁登台演话剧后,直到29岁她才触电演生平第一部电影《千万不要忘记》,她在里面扮演一位老大娘。谢铁骊导演的这部革命题材电影在60年代国内影坛反响相当大。上了报纸,进京演出,又受到周总理接见。此后,彭玉一直活跃在话剧舞台和电影屏幕上,由于她扮演的角色90%都是“老旦”,不是老太太就是老大妈,因此国内影迷鲜有人知。婚姻彭玉的第一任丈夫是她在哈尔滨话剧院的同事,1995年不幸因病去世。他们结婚的时候,彭玉才19岁。那时候谈恋爱唯一的场所就是电影院。男友一扒拉彭玉的手,给她一卷糖,要她三天以后答复他。彭玉就想这卷糖到底要不要,要就得答复人家,不要也不好意思坐那儿看电影。后来彭玉当然还是同意了,两人有了两个女儿(赵玲琪、赵珈琪)。彭玉的第二任丈夫是她的前任丈夫的姐夫。一位脑外科专家。他们的蜜月就是老伴到海南开学术会议时度过的。
雷恪生介绍:
雷恪生,男。汉族。1936年7月21日出生于山东。著名表演艺术家,国家一级演员,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。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退休演员。形象淳朴,可塑性强,他以含而不露,韬晦于心的表演风格演绎了性格各异的小人物,这些小人物或是土得掉渣的农民,或是被社会忽视的边缘人,但都有其闪光感人的一面,雷恪生以自己的实力很到位地将之表现出来,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。1936年生于山东省牟平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。1950年毕业于北京汇文第一小学,1956年毕业于北京第二中学。1956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。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实验话剧院。1981年,在中央音乐学院礼堂演出《阿Q正传》:舞台上,桌椅被摆上来了,剧中人物逐个就位,阿Q的扮演者雷恪生最后一个站到自己的位置上,用右手抖了一下破烂的衣衫。一片漆黑中,这一切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。观众们静候台下,看不到黑暗中的情景。突然,一束耀眼的灯光打下来,照亮了推台上的雷恪生。他当时还不知道,那一束光照亮了话剧舞台上阿Q的艺术形象,也从此照亮了他的艺术人生。 话剧《阿Q正传》编剧、著名剧作家陈白尘看完演出后,走上舞台,掏出手绢给雷恪生擦汗,并对他说:“我看了十几个阿Q,舞台的、电影的、地方戏的,你这个才是鲁迅笔下的那个阿Q。” 。雷恪生凭借那一场大戏声名鹊起,赢得海内外表演艺术界的广泛好评。 2004年,由8位知名演员联袂演出的明星版《雷雨》在上海首演。雷恪生领衔扮演了管家鲁贵。在这场戏中,群星荟萃,舞台设计精巧,尤其是以电为动力的舞台特效营造出逼真的艺术现场,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。在观众席里,受到感染的曹禺女儿万方竟下意识地向曹禺先生发出惊呼:“爸爸,爸爸,这个是您想看的《雷雨》!”雷恪生认为,这个惊呼有多重含义,有对编剧的肯定,有对演员的肯定,也有对舞台创新的肯定。话剧舞台让雷恪生发现了自己,电影、小品、电视剧让更多的观众认识了雷恪生。在观众心目中,雷恪生最初的形象大多与农村戏紧密相连。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《秋菊打官司》里,他扮演了村长。从那时起,他演了不少农村题材的片子。曾在2010年阳光健康全国青少年才艺展示活动中,应全国活动组委会邀请,并以特邀嘉宾身份出席于北京星光梅地亚的活动现场。亲和的与来自国内各地的小朋友及家长交流合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