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宏达介绍:
同仁堂药行的少掌柜,聪明机智,在同仁堂危难之时从爷爷手中接过堂印,以一身正气感动药材商人放弃债权,使同仁堂绝处逢生。他身上具有药行特有的规矩、厚道、诚实的作风,这点精神也正是同仁堂药店的祖训———修合无人见,存心有天知。这种精神就是,虽然没有人知道你如何采药、制药,但天地之间要有良心。但乐宏达又生存在八国联军进北京,大清政府腐败横行的光绪年间,他必须是八面玲珑,见什么人讲什么话的聪明人。
张铁林介绍:
英国籍华人男演员,1987年,赴英国留学,十年后加入英国国籍。1990年代初,张赴香港发展,初期与徐克签约,参加了《黄飞鸿》系列电影的拍摄,1996年转入凤凰卫视主持电影专栏。不久,张回到内地发展,1998年因为《还珠格格》一剧重新走红。2007年,张铁林被聘为广州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。张铁林幼年随父母到西安,1973年高中毕业后到临潼农村插队。1976年返城成了一名搬运工。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。大二时,初涉影坛在《年轻的朋友》中饰我军战士小何。1982年毕业后,分配到天津电视台演员剧团。1983年出演故事片《火烧圆明园》、《垂帘听政》,又在《大桥下面》出演见义勇为的男主角,该片获得文化部故事片一等奖。1985年与龚雪合作,拍摄了《多彩的晨光》,出演电视剧《三月地的初春》等。1987年,赴英国留学,四年半后他留校任教。此后为bbc拍摄纪录片,给好莱坞导演乔治·卢卡斯当副手,他拍摄的短故事片《外国人》获得了英国学院奖。九十年代初进军港台,曾与徐克签约,在《黄飞鸿》中演孙中山,后又出演徐克影片《仙鹤神针》等。演戏的同时,他还写剧本,《山不转水转》、《孙子》、《椅子》,五年拿了三个奖,珠海电影节上,曾是第五代演员的张铁林,终于将《椅子》搬上银幕,以参赛导演的身份出现。至于以电视连续剧《还珠格格》走红后的经历,就广为观众所熟知了。只是涉及张铁林的简历,却鲜少有人提到,张铁林还有过电视主持人的经历,而且还是凤凰卫视的开台元老之一。当年,张铁林从英国到香港,是想投奔徐克学习武侠电影的制作理念,为日后进军武侠电影做准备,这样与徐克的电影工作室签约了两年七部电影。那段时间电影市场不是很景气,所以七部电影迟迟未能拍完。后来英国的一个朋友介绍他认识了StarTV(卫视中文台,凤凰卫视的前身)当时的台长,台长让他做节目、做主持人。从此,在张铁林的履历中,也就有了在香港为期不长的一段主持人生涯。1996年3月31日,凤凰卫视启播,39岁的张铁林也带着他主持的《电影世界》进入一个新的平台。后来张铁林在一期鲁豫访谈中,陈鲁豫说:“当时在我们看来,你是一个演员,你不好好去拍戏,跑这儿做主持人来了,我们就觉得有点儿怪。” 张铁林实话实说:“当时就是没有那么多戏可拍。”鲁豫说:“从你那时候讲话的样子,我已经看出来你以后是可以演皇帝的,因为你的那个脖子老是梗着的,那个劲儿老是那么拿着的。”2005年出任广东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,在影视方面的精力付出相对有限,更多的是致力于学院的建设上。用张铁林自己的话说“暨南大学是百年名校,我不能让艺术学院拖她的后腿。”
乐八爷介绍:
是心比天高,胸无大志,整天吃喝玩乐的爷。最初也是同仁堂的不孝子孙,整天斜着膀子、眯着眼睛在街上混,不时地还给家里添点堵。
赵君介绍:
赵君,1963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,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。1986年,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1982级表演系,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。同年因主演影片《雷场相思树》,荣获得1987年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第三届学会奖。1996年凭借在《吴二哥请神》中的精彩演出荣获了第16届中国大陆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。2004年荣获了第一届“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”的殊荣。 2007年凭借在《看车人的七月》中的精彩演出荣获了第23届中国大陆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。
赵查柜介绍:
一位辅佐两代“东家”,圆滑老道,帮助同仁堂走上振兴的老药师。
雷恪生介绍:
雷恪生,男。汉族。1936年7月21日出生于山东。著名表演艺术家,国家一级演员,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。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退休演员。形象淳朴,可塑性强,他以含而不露,韬晦于心的表演风格演绎了性格各异的小人物,这些小人物或是土得掉渣的农民,或是被社会忽视的边缘人,但都有其闪光感人的一面,雷恪生以自己的实力很到位地将之表现出来,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。1936年生于山东省牟平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。1950年毕业于北京汇文第一小学,1956年毕业于北京第二中学。1956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。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实验话剧院。1981年,在中央音乐学院礼堂演出《阿Q正传》:舞台上,桌椅被摆上来了,剧中人物逐个就位,阿Q的扮演者雷恪生最后一个站到自己的位置上,用右手抖了一下破烂的衣衫。一片漆黑中,这一切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。观众们静候台下,看不到黑暗中的情景。突然,一束耀眼的灯光打下来,照亮了推台上的雷恪生。他当时还不知道,那一束光照亮了话剧舞台上阿Q的艺术形象,也从此照亮了他的艺术人生。 话剧《阿Q正传》编剧、著名剧作家陈白尘看完演出后,走上舞台,掏出手绢给雷恪生擦汗,并对他说:“我看了十几个阿Q,舞台的、电影的、地方戏的,你这个才是鲁迅笔下的那个阿Q。” 。雷恪生凭借那一场大戏声名鹊起,赢得海内外表演艺术界的广泛好评。 2004年,由8位知名演员联袂演出的明星版《雷雨》在上海首演。雷恪生领衔扮演了管家鲁贵。在这场戏中,群星荟萃,舞台设计精巧,尤其是以电为动力的舞台特效营造出逼真的艺术现场,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。在观众席里,受到感染的曹禺女儿万方竟下意识地向曹禺先生发出惊呼:“爸爸,爸爸,这个是您想看的《雷雨》!”雷恪生认为,这个惊呼有多重含义,有对编剧的肯定,有对演员的肯定,也有对舞台创新的肯定。话剧舞台让雷恪生发现了自己,电影、小品、电视剧让更多的观众认识了雷恪生。在观众心目中,雷恪生最初的形象大多与农村戏紧密相连。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《秋菊打官司》里,他扮演了村长。从那时起,他演了不少农村题材的片子。曾在2010年阳光健康全国青少年才艺展示活动中,应全国活动组委会邀请,并以特邀嘉宾身份出席于北京星光梅地亚的活动现场。亲和的与来自国内各地的小朋友及家长交流合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