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飞鸿介绍:
清朝末年的洪拳大师,同时也是位中医。喜欢十三姨,但两人常常因为中医理念不和,导致两人常有矛盾。在面对列强的压迫时,依旧弘扬中国文化,保护民族信仰,与外来者的打击坚持抗争。
赵文卓介绍:
赵文卓,中国电影、电视剧演员。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,曾获全国武术冠军和当选中国国家武英级运动健将等荣誉。1992年被导演元奎赏识从而开始进入影坛,然后接拍多部动作电影,成为新一代“真功夫”影星。赵文卓父亲为武术教练,母为短跑运动员,其上有两位哥哥,皆热衷武术;赵从小就一直受父母薰陶;他八岁起即向张植彬从师习武,曾为哈尔滨武术队队员;在大学时曾夺得全国锦标赛少年冠军、中国全国大学生比赛全能冠军、全国武术冠军和当选中国国家武英级运动健将等荣誉。赵文卓擅长于剑、枪和拳术,同时也精通太极拳法,故有“小功夫皇帝”的称号。1992年10月,导演元奎来到北京体育大学,正在北京拍摄武打电影《新方世玉》的他急需一个“能打”的人来出演片中“九门提督”一角。赵文卓和许多武术同学被召来同元导演见面,在经过多项武术展示和选拔后,决定选用赵文卓出演。此片“九门提督”这个角色和功夫明星李连杰饰演的方世玉为对手戏。1993年,被着名导演徐克、元彬选中,在电影《黄飞鸿4之王者之风》当中饰演黄飞鸿,演艺事业开始崭露头角,之后几年相续出演了徐克导演或监制的黄飞鸿系列电影和动作电影。1998年,他于“中国星”演艺公司签约,随后拍摄了该公司出品的电影《碧血蓝天》、《原始武器》、《生死拳速》和电视连续剧《中华大丈夫》、《花木兰》、《新一剪梅》、《方世玉》等。2000年,拍摄了导演吴子牛的电影《英雄郑成功》,饰演郑成功,该片荣获华表奖最佳影片,而赵文卓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。另外,在这一年里,赵文卓还拍摄了电视连续剧《霍元甲》、《风云》、《大醉侠》等。赵文卓凭借着俊朗的外形、真正的功夫、爽朗大方的男子汉气概深受海内外观众喜爱。
鬼脚七介绍:
黄飞鸿的三徒弟,原名刘七,一位心思单纯的铁血硬汉。苦力车夫出身,却有一身好功夫,出脚快准狠。先是被奸人利用重伤了黄飞鸿之父黄麒英。几经波折,鬼脚七最后拜师于宝芝林,助黄飞鸿在狮王大会中夺得狮王金牌。
李炳渊介绍:
李炳渊,曾用名李渊,出生在山东东明县三春集镇西李庄村,在兄弟4人中排行最小。父亲李春生痴爱武术,对梅花拳、西洋拳有较深造诣。受父亲的熏陶,他和三个哥哥从小开始学武。最终是他和二哥李炳雷走上武术道路。
按说老小在家里最吃香,不过,李炳渊的父亲李春生却认为,娇生惯养的孩子没出息。所以,他对小儿子李炳渊要求特别严格,不管读书还是习武,哪怕一丝偷懒都不容许。因为李炳渊从小就活泼爱动,身体柔韧性又好,父亲认准他是块练武术的料,所以,经常有意无意地给他开小灶。父亲早年曾在河南著名拳师徐作云门下习练梅花拳、炮拳和西洋拳,并且一生习练不辍,在菏泽武行里颇有名气。或许是受父亲遗传因子的影响,李炳渊和三个哥哥从小就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。而悟性更胜一筹的李炳渊和二哥李炳雷最终走上了武术道路。李炳雷曾为加拿大国家武术队总教练,他性格沉稳、刚毅,擅长杨氏太极拳和陈氏太极拳,挺举能达到120公斤。在父亲眼里,老二是最有出息的一个。父亲经常叮嘱李炳渊要向二哥学习,将来能在武术上有所建树。
从记事起,父亲都是在凌晨和傍晚指导他和哥哥练武,“父亲很严厉,但却不轻易打屁股。”这是李炳渊记忆最深的一点。自打他7岁起,不管春夏秋冬,每天早上5点钟,父亲都准时把他叫起来,习练基本功。父亲亲自做示范,“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”,一招一式,不准有半点马虎。他们夏练三伏,冬练三九,一天也不曾间断。有一年大年初一凌晨下着大雪,父亲依然拉他起床练功。喝黄河水长大的炳渊具有勇敢、坚韧和不服输的性格,他深深地爱上了武术。在镇中心小学刚读到四年级,他先是转学到当地农村一家武馆,后又转学到河南濮阳一家武校,重点学习武术。一年后,他又被选拔到河南省武术专业队,随总教练、国家一级裁判李德成学习梅花拳、剑术。两年后,他又来到河南大学武术队,跟随“中国太极王子”王二平学习太极拳等。1997年、1998年、1999年三届河南省武术锦标赛中,李炳渊获得太极拳冠军、剑术冠军、朴刀冠军、枪术冠军。此后,不满20岁的李炳渊开始周游全国,北京、东北三省、福建、广州等地的武校都留下了他的足迹,他一边当教练,一边与高手切磋交流技艺。
直到2001年初,李炳渊才返回家乡,到东明一中高三插班就读。没想到当年报考大学就旗开得胜。他参加了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专业特招考试,没想到专业课考试一试身手,他就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被录取了。学院当即推荐他代表学院出访欧洲参加中德武术交流演出文化节。数月后归来,李炳渊便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。此后的几年里,他先后获得北京大学生武术比赛剑术冠军,北京市跆拳道、散打通级赛62公斤级冠军,全国“庐山杯”武术比赛男子剑术冠军。2004年,在全国武术大赛中,获对练冠军、醉剑冠军、螳螂拳亚军。同年,他参加“真情北京”大赛获“北京最佳新人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