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演员表

添加演员
  • 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刘书友

    刘书友  张瞳 饰

    张瞳介绍:

    张瞳,北京人,国内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,20世纪40年代毕业于上海剧专,后进入中央戏剧学院专攻表演,1951年毕业分配到北京人艺。其主要作品有《咸亨酒店》《蔡文姬》等从艺六十年,在话剧、电影、电视剧中扮演了众多角色。观众们大都是从电视剧中认识张瞳老先生的,其实他早已是北京人艺的著名演员了。他曾在第一版《茶馆》中扮演大小唐铁嘴,在话剧《风雪夜归人》中扮演魏莲生、在《雷雨》中扮演的周萍,在《日出》中扮演的方达生,个性鲜明,刻画细腻,受到广泛赞誉。他在电视剧《孙敬修》中扮演了故事爷爷孙敬修,他还在情景喜剧《我爱我家》中扮演了老付的邻居郑千里,并在电视剧《范进中举》中扮演范进。还在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中扮演了陶谦,在连续剧《一地鸡毛》中扮演老孙。他在电视剧《编辑部的故事》中扮演老编辑刘书友,使其为人所熟知。24集电视剧《编辑部的故事》,1991年底在中央电视台热播。剧中六位主要人物之一,“编辑部”老编辑刘书友的饰演者张瞳,同各位演员的精彩表演,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好评。也就是从那时起,家乡才有更多的人知道他是宁河人。从此,便以格外亲切的目光关注着他在剧中的身影,以自豪的口吻赞美他的表演,以热烈的话题,述说着他的家世和演艺生涯。

  • 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李冬宝

    李冬宝  葛优 饰

    葛优介绍:

    葛优,称得上当今中国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,从演以来已经出演过50多部电影以及10余部电视作品;他不但手捧国内表演最高奖金鸡奖,而且荣登戛纳影帝宝座。葛优最初的从艺之路并不顺达,早年曾投考各类艺术团体,却屡试不中。在老一代著名演员也是其父亲葛存壮的点拨下,1979年,以小品《喂猪》叩开全国总文工团的大门,当上话剧演员,接下来的几年只是在舞台上跑龙套。1984年,他才很偶然地被选中在《盛夏和她的未婚夫》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,葛优的名字第一次上了演员表。真正给葛优带来星运的是1988年由王朔小说改编的影片《顽主》,他的外型与表演都恰合了王朔笔下那种“冷面热心”幽默成性的小人物,他扮演的银幕形象显得轻松、到位,获当年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提名。从此,葛优星运亨通。北京电视台1992年春节推出的长篇电视系列剧《编辑部的故事》则使成了家喻户晓、最有观众缘的大明星。在近10年的时间里,葛优扮演了20多位影视人物,其中1993年的《活着》可视为其表演上的转折点,前期他扮演的角色大致可分为两类,一类是在一些名导演的影片中出演“反派”配角,大多是旧时代的故事。另一类则是当代生活中的喜剧式小人物。葛优的配角戏往往很有光彩。1988年,他在张艺谋执导的《代号“美洲豹”》中饰演一名劫机犯,还存有一丝初试“反派”的生疏。1989年,滕文骥拍《黄河谣》,请葛优扮演土匪头子黑骨头。1991年在何群导演的影片《烈火金刚》中扮演颇有点人情味和骨气的汉奸。接着,葛优又在黄健中的《过年》中饰演好色猥琐又假正经的大姐夫,赢得了“百花奖”最佳男配角奖。1993年陈凯歌的影片《霸王别姬》中又有葛优精彩的表演,袁四爷被押出去枪毙时,还划着台步过戏瘾的那个镜头,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。而在黄蜀芹执导的电视连续剧《围城》中,只寥寥数笔,葛优便把大作家钱钟书笔下的李梅亭描画得栩栩如生,难怪陈凯歌称葛优是“中国最绝的男演员”。扮演当代生活中喜剧式的小人物,对葛优而言更是驾轻就熟。他出演的《马路骑士》、《喜剧明星》、《离婚大战》、《上一当》、《消失的女人》、《大撒把》和《父子婚事》等都成为大受观众欢迎的卖座片。值得一提的是在夏刚1992年执导的《大撒把》中,葛优的表演已见出圆润之感,完美地体现了影片的风格。他因此片荣膺金鸡奖影帝桂冠。而张艺谋《活着》中的主人公福贵则为葛优打开了一个表演上的新天地,他也因此而成为1994年的戛纳影帝。1996年他与姜文联合主演了周晓文执导的大投资影片《秦颂》,饰演悲剧音乐家高渐离。1997年,葛优应香港著名女导演许鞍华之邀请,主演改编自张爱玲小说的影片《半生缘》。葛优以其良好的悟性,内向的性格,使他的表演张驰有致,以大量的平淡衬托瞬间的精彩,令人物形象既贴近生活又不乏味,并使内在的幽默感成为保持人物张力的有效手段。而他的秃头和‘不雅’,于平凡中显出不凡。特别是从1997年的影片《甲方乙方》开始,葛优与搭档冯小刚一起开创了中国贺岁电影的局面。之后,由葛优主演、冯小刚导演的《不见不散》、《没完没了》、《大腕》、《手机》等贺岁片在中国获得了票房奇迹,深受观众喜爱,这也让葛优凭借喜剧奠定了自己在影坛的地位。葛优一直这样认为:获国际大奖只是对演员在某一部电影中表演的肯定,并不表示身价的提高。正因为如此,他一如既往地演起老百姓自己的故事,成为现在当之无愧的百姓影帝。进入2000年之后,葛优一方面继续出演《卡拉是条狗》、《天下无贼》、《命运呼叫转移》、《气喘吁吁》、《非诚勿扰》等带有喜剧色彩的影片以及贺岁片,另一方面也尝试转型,在《夜宴》、《让子弹飞》、《赵氏孤儿》等重要影片中与冯小刚、姜文、陈凯歌等国内大导演合作,扮演各种角色,演技已成化境。2011年年底,葛优与英皇公司进行合作,预计拍摄5年3部电影作品。

  • 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戈玲

    戈玲  吕丽萍 饰

    吕丽萍介绍:

    吕丽萍,1960年4月3日出生于中国北京,中国内地女演员,北京群星艺术学校校长。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,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演员。1984年,参演首部电影《童年的朋友》。1986年,凭借电影《老井》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;1990年,参演电视剧《编辑部的故事》饰演戈玲,获得中国电视飞天奖最佳女演员奖;1992年凭借《青春无悔》获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;1993年获“首届中国十大影视明星”称号。2001年,与孙海英主演电视剧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。2010年,主演电影《玩酷青春》,夺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。2013年4月,主演《编辑部的故事》。

  • 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余德利

    余德利  侯耀华 饰

    侯耀华介绍:

    侯耀华,中国戏剧影视研究院副院长兼艺术总监。相声大师侯宝林次子,侯耀中之弟,侯耀文之兄,大学文化程度,长期活跃在文艺舞台,在相声、小品、话剧、主持等方面都有脍炙人口的表现。侯耀华出生光辉的艺术世家,父亲是相声大师侯宝林。从小受家庭的影响,侯耀华最向往的就是舞台,希望能做一名相声演员,但父亲并不希望他子承父业,甚至不希望他去从事表演的行当。经过多年的奋斗,侯耀华没有依靠父亲的名气,也终于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舞台。1946年,侯耀华出生在北京,在他儿时的记忆中,父亲是俭朴而严厉的,而且永远都那么忙碌。“在节假日能去看父亲的演出,是一件最高兴的事情,而且我儿时的偶像就是父亲,不仅因为他在相声舞台上的风光,而且在生活中也受人爱戴。”无论是对父亲的相声,还是母亲的京剧,侯耀华从小就充满了神往,可他最初的向往却并没有得到父亲的支持。“一来,父亲觉得艺术搁在那儿不能说明我们能干,希望我们能有一技之长。二来,父亲希望我们多学点儿文化知识,家里能出个工程师或者科学家。”虽然在父亲面前只能压抑自己对相声的兴趣,但侯耀华在家之外得到了一块表现自己的小小舞台,经常在学校表演。